事后回顾(AAR,After Action Review)是一套团队对话协作流程,作为培养 “团队习惯” 的日常活动,它是一种简单且结构化的回顾会议 —— 通过引导团队从刚完成的任务、事件或活动中提炼经验教训,帮助个人和团队获得即时绩效反馈,识别并立即应用经验教训。其价值还包括将识别到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其他团队,不过 AAR 的最大受益者仍是团队自身。AAR 不涉及深度分析,因此对短期循环活动或单一行动的回顾尤为有效。AAR 流程简洁,聚焦于例行周期(如每周或每月)的活动,或具体交付的任务。例如,软件项目应在每轮迭代后开展 AAR。
在项目中使用事后回顾,主要基于以下因素:
• 项目中成功因素与知识需在团队成员中及时得到共享和学习,并需要整个团队需参与经验教训的识别,达到团队能力快速的提升。
• 通过提问与对话、互相交流等方式,这个是揭示项目中有用知识的最有效方式。
• 在团队流程中嵌入 AAR,通过定期开展聚焦团队学习的讨论,帮助团队发现期望与实际交付之间的差距,提升项目成功交付的几率。
正因如此,对于那些往往聚焦过程和问题、而非学习与提升的团队讨论和沟通而言,AAR 是一项重要补充。AAR 并非替代团队进展会议,而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流程存在,其主要好处包括:
• 识别团队经验教训和知识
• 发现持续改进的可能性
• 培育团队的学习文化
• 增强团队的开放性与合作性
事后回顾AAR的简要流程如下图所示:
AAR事后回顾流程
根据此流程,我们应该遵守以下规则:
1. AAR 非常适用于具有清晰可衡量目标、明确起始与终止点的活动。通过将可度量结果(如时间、成本、质量、完整性等)与期望对比,能分析出显著差异。许多团队会将定期举行 AAR 会议作为项目的自然里程碑。
2. 团队 Leader 决定 AAR 的需求及时间表,并负责在事件、行动结束后尽快组织 AAR,以确保每位参与者记忆清晰,且仍可投入时间参与回顾。对于同一团队近期将重复的活动,AAR 能为团队带来较大价值,确保所学内容立即得到应用。
3. 团队 Leader 负责 AAR 的执行,依据日程表适时组织会议,并提前做好安排。
4. 参与活动的所有团队成员都应参加 AAR。AAR 最基本的原则是 “by the team,for the team”(即 “由团队主导,为团队服务”)。因此,团队 Leader 应尽可能邀请所有参与活动的团队成员参加,且尽量避免外部人员参与。若外部人员有具体内容需补充,也可受邀参与,例如他们正在对团队进行观察或引导教练,或未来将参与此项活动。若对某些人是否参与存在犹豫,则严格限制仅团队成员参与。
5. 无需邀请外部引导员引导 AAR。无论是团队 Leader 还是团队成员,都可承担引导与会议纪要工作。
6. AAR 是简单且结构化的会议,聚焦于项目绩效提升,而非对事件或活动的每个方面进行彻底回顾。多数 AAR 时长控制在 15-90 分钟。团队 Leader 在决定 AAR 时长时,可从团队成员角度考虑:所花费的时间是否能带来显著提升?
7. 团队 Leader 向所有团队成员发出邀请,邀请函中应明确 AAR 的聚焦点、相关问题及充分且简洁的材料,以便团队成员在会前了解会议日程背景。同时,团队 Leader 需指定 AAR 的引导员和纪要员。
8. 团队 Leader 需识别有助于团队聚焦 AAR 核心的材料和视觉教具,且仅需准备对对话最相关、最关键的内容。常见材料可能包括:
• 项目计划概述及目标
• 主要绩效指标
• 关键事件时间表 / 里程碑
• 其他有助于团队回顾 “发生了什么” 的材料
9. 团队 Leader(或已确定的团队成员)引导 AAR 会议,展开讨论。
10. AAR 完成后,团队应根据识别的经验教训采取相应行动:完善计划与流程,落实 AAR 会议上达成一致的其他行动。
AAR 会议准备
多数情况下,无需为 AAR 单独准备会议,其可在任何团队会议中同步组织。但若必须召开单独的 AAR 会议,需遵循以下指导意见。
研讨会用品
• 2 个配备纸张与彩笔的白板架
• 团队 Leader(或指定团队成员)使用的笔记本电脑,用于按 AAR 表格记录内容
• 团队 Leader 确定需提供的材料和视觉教具
会议室布置
采用 C 型布置,确保所有与会者既能看到白板,也能相互对视。
AAR 会议流程
AAR 会议旨在让团队齐聚一堂,聚焦某一任务、事件或活动的反馈,快速识别关键经验教训并立即采取行动。它是一种组内对话会议,结构化流程简单,由团队 Leader 通过结构化问题引导对话。若团队成员严格遵循以下标准化格式,AAR 会议将更为有效。
会议简介
团队 Leader 欢迎与会者,并说明会议目的 —— 针对近期某一特定活动开展学习复盘。
AAR 会议基本规则
AAR 会议需在开放、无指责、包容的环境中进行,团队 Leader 需强调以下基本规则:
a) 参与某事件的所有人员均需参加 AAR;
b) 无外部人员参与,且不涉及绩效审视;
c) 无层级之分 —— 每个人的意见都将被同等对待;
d) 尊重并倾听他人发言;
e) 不带成见与偏见;
f) 保持开放,不隐瞒任何错误;
g) 存在分歧无需回避,这有助于深入探索;
h) 聚焦为未来学习,而非指责或评价;
i) 聚焦重大问题与核心目标,不纠结细枝末节;
j) 不急于寻找解决方案。
引导 AAR 对话,完成 AAR 表格
团队 Leader(或指定的团队成员)引导 AAR 会议,对话过程中可将小组意见记录在白板上,供团队成员确认,同时完成 AAR 表格(见 11.1)。
AAR 的结构
AAR 结构简单,包含 5 个问题,团队通过对话逐一讨论,每次聚焦一个问题。
问题 1:我们原先期望发生什么?
第一个问题围绕活动的目的和目标展开。实践中常发现,初期询问此问题时,大家可能混淆目的与目标,或目标不够明确。而 AAR 的好处之一就是帮助团队优化目标设定。
问题 2:实际发生了什么?
第二个问题聚焦实际完成的绩效。团队 Leader 和成员需识别活动中发生的重要事项,如重大成功、良好实践,或关键问题、阻碍。需找出与期望目标绩效存在差异的领域,引导团队围绕差异展开探讨。在此问题中,“基于事实” 至关重要,避免指责,团队需依据事实而非意见,确定实际与期望产生差异的学习点,为进一步探讨奠定基础。若此方式效果不佳,也可换种提问方式,如 “哪些方面做得好,哪些方面有待改进?”
问题 3:为什么会产生差异?
第三个问题旨在理解导致特定结果的原因。无论是团队表现优于预期、不及预期,还是达成目标,都需探究决定结果的因素。该问题的核心是反思过程,结合 AAR 时长,团队聚焦最重要或需深挖根源的学习点。
问题 4: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?—— 下一次或做同样的事情,我们需要改变什么?
第四个问题关注所学内容,关键是思考 “对于下一次(或做同样的事),我们现在知道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?” 此时,团队从 “活动分析” 转向 “行动规划”。团队 Leader 和成员围绕白板上记录的学习点展开讨论,确定过程改进建议,或识别有效的实践、问题解决方案。团队 Leader 需确保这些建议高质量、清晰且可执行,并包含足够细节供其他团队学习。美军陆军的 AAR 有时会询问 “三个坚持,三个改进”—— 即三项团队需保持的做法和三项需改进的方面。
问题 5:我们将采取哪些行动?
一旦团队明确 “需采取哪些行动”,团队 Leader 需为每项行动指定责任人,确保落地执行。多数情况下,行动依赖团队自身完成。关键是识别对团队绩效有较大影响的核心行动,而非罗列大量想法,且每项行动都需明确团队内的负责人。
将五个问题的答案记录在表格中,供未来参考。需注意,虽按顺序列出五个问题,但实际执行时,问题 2 可能识别出多个待讨论的学习点,此时可针对每个学习点依次询问问题 3、4、5,再继续讨论下一个学习点。
五个问题均回答后,团队 Leader 和成员需讨论第六个问题:项目中的哪些经验教训对其他团队有价值?
会议结束阶段,团队 Leader 需感谢团队成员对 AAR 的投入,并承诺代表团队落实相关行动。
团队 Leader 可将 AAR 表单本地保存,或用 Excel 整理 AAR 中的经验教训后存储至本地服务器。
经验教训一旦纳入经验教训库,团队 Leader 需将需采取的行动纳入项目计划,跟踪完成情况。
经验教训分发
多数 AAR 输出仅用于团队内部,不传递至组织其他部门,原因有二:
1. 多数经验教训针对特定团队,与其他团队无关。
2. 若团队成员认为自身失误会传递给其他组织,他们在 AAR 中可能难以保持信任与诚实。
AAR 中的第六个问题(是否有可共享给其他团队的经验教训?),可让团队自主识别需传递给其他团队的经验教训或行动。
有时,项目经理可能判断某些经验教训对项目内其他团队至关重要,需共享给未参加 AAR 会议的团队。这种情况包括:
• 多个活动并行时,一个团队的过程改进可广泛复制到其他团队(如交付项目中,每个基站的建立)。
• 过程改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且引人注目。
参考站内文档: IPD项目回顾(Retrospect)指导方法

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