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层次:架构(一级流程)
作用:划定产品开发流程的整体架构,进行适当的活动裁剪和对决策层进行阶段评审和投入的决定,总体把握研发进程。
第二层次:步骤(二级流程 )
作用:细分架构各阶段的主要活动流程,对关键步骤进行裁剪和适当调整,使其符合整体开发流程的必要管理和质量监控,保障开发符合公司各体系活动要求。
第三、四层次:任务和活动(三级流程)
作用:对关键步骤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分,将必要活动分配给各部门和各责任执行角色,执行角色负责完成流程中的具体活动。
在IPD开发流程中设定关键决策点(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),必要的决策点有Charter,CDCP,PDCP,ADCP,GA和生命周期结束评审(EOS)。
Charter
评审通过意味着投资方同意立项,以及概念阶段的资源投入
CDCP
评审通过意味着投资方同意产品计划阶段的资源投入
PDCP
评审通过意味着投资方同意产品开发验证阶段的资源投入;而产品开发团队需要按照签署的合同要求开发并交付产品包
ADCP
评审通过意味着投资方同意发布阶段的资源投入,产品可以大批量上市
GA
评审通过意味着产品可正式对外进行销售,服务团队负责产品的转维和生命周期管理
EOS
EOS(产品服务结束)意味着产品或版本将不再对外提供售后服务,产品或版本生命周期结束。
技术决策(TR)在整个IPD开发流程中分为TR1~TR6,公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裁剪,以使得技术评审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发挥必要的作用,而又不必产生太多的活动以影响整个开发的效率。
一般情况下,TR4~TR5之间的流程是研发部门重点关注的评审点,需要关注到每个评审点完成的情况,以及产生的问题,以真正把控和解决产品推向市场后的技术风险。
规格
(功能、性能、结构)
采购
制造
资料
技术支援
可获得性
TR4
模块、单板级功能完成并进行了调测
开发物料采购
不能发货
TR4A
系统级的功能测试完成、少量的性能测试,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能保障
试制物料到达
启动试制,工艺文件初步归档
资料开发完成
不能发货
TR5
系统级的功能、性能完成内部测试,但没有进行认证测试和外部测试
选定最终供应商,批量物料采购
工艺装备完成开发,并部分验证
资料测试完成
进行可服务性、可安装性的测试,培训完成
少量早期发货(BETA和EDCP后)
TR评审结果通常为:
Go: 达到评审要求通过;
Go With Risk: 带风险通过,基本达到评审要求;仍存在风险,但风险可控。
Redirect: 未达到评审要求,需要项目重新做补充工作,再做TR评审。